茶禅一味
在吃茶品茗习惯的流传上,释教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释教倡导坐禅,这种清净需要提神,驱睡,而茶叶正具有这种功效,故寺庙以及和尚种茶、制茶、吃茶品茗蔚然成风。这也足见金沙寺和尚发明“五色土”,创始紫砂壶,把茶、禅和壶链为一体是再自然不外。此茶禅一味之一也。
禅能怡情养性,然非一日之功,且须静心参悟,方能顿悟此中机妙。茶亦然。不管何种茶,品出真味,必要时间,更须悉心体味,方功到自然成,有朝一日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别人说这茶如奈何何,那是人家的感触感染,如果你没有品过这款茶,只能“被接受”,是说不出人家那切身感触感染的,只有你一如人家那样悉心体味,你才会感同身受,首肯承认。茶如禅,禅似茶,都有苦尽甘来,浓去淡至,回味不已的特质。此茶禅一味之二也。
参禅说到底是悟道,是修身养性,是精神境界乃至魂灵糊口的追求,是丰子恺评论李叔同境界之“二层楼”(精神糊口)乃至“三层楼”(极具宗教色彩的魂灵糊口)。品茶亦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叨陪末座,非茶不重要,茶乃国饮,且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只是相对前面六种,茶似乎不太重要(在基本的物质糊口尚且难以满足的环境下),终究饱暖思吃茶品茗,这说明茶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甚至对有些人来说是魂灵的(如个体得道高僧)。茶品到必然时候完全可以说是精神享受,物质满足反倒退而次了。儒、道、佛看似不相干然又内联不停,素质上都是提高修为提升精神境界的。参禅后的得道在漫漫人活路上充其量只频频,一壶茶滋味最好也只三四泡罢了,比如人生真正引以为豪的也只频频罢了,这么看来不只茶禅一味,茶禅和人生竟也一味起来,故品茶参禅实则也是体悟人生。茶禅一味,标记着儒家、道家、佛家都已经将吃茶品茗作为与精神糊口密切相关的体验。吃茶品茗已然(尤其在物质糊口水准日益提高确当下)由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享受文化消费。一茶一世界,一禅一菩提。此茶禅一味之其三也。
曾于本年四月八日、五月十七日两度有幸于临港新城滴水湖畔之“倚湖茶庄”喝茶,颇消受了一番,那款枣香四溢、玛瑙汤色、红亮通透、酽浓醇厚的大叶种熟普给我的印象太强烈了,如今似乎还颊齿留香。品茶之余,顺带欣赏了此中安插,一幅大羊“茶禅一味”行书条幅让我两度驻足,写的是极具仙骨佛心,令人歆羡,暗想好茶的我,改日也能得其手泽,或把玩或悬诸陋室,当甚幸。七月八日晚蒙大羊厚爱邀我至其贵寓聊天品茗,我焉能不去。喝茶三巡,时至晚十点,我不由得把珍藏已久的想法说了出来,许是大羊兄正沉醉于喝茶神侃的开心中,立马裁纸磨墨,瞬间“茶禅一味”四字立就,首字“茶”尾字“味”浓墨,中间“禅”“一”字淡,尤其“禅”字水墨洇染,亦字亦画,颇有禅意,妙不成言。人说高手偶得,信哉。整幅字集“浓墨宰相”与“淡墨探花”于一体。书法中有儒家的中和,道家的超脱,乃至佛家的空灵。想来忠民兄是对劲此作的,要否则不至于日期外顺写“茶后一挥,禅味自由指间泻出耶。”坐井观天,寥寥数字见出版家之功力性情与状态也。
难忘张忠兄的好茶,难忘大羊兄的佳字,也难忘昔人的智慧结晶——茶禅一味,留下雪泥,留待将来再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