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随录(三)

推荐人: 来源: 时间: 2022-02-02 19:33 阅读:

32

传统伦理今论

费孝通将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解读为差序格局:即以自己为中心,由近及远层层展开的亲情关系、社会关系。

邓晓芒是值得尊敬的学者,他在《中国道德的底线》中,将现实出现的道德问题,归因于传统的亲情伦理观念。问题是,经过百年洗礼,国人还保留了多少传统文化?比较而言,台湾保留的传统文化无疑更多。但是众多访台的文章,都在盛赞台人文明礼貌,传承了礼仪廉耻。

差序格局确实仍有负面影响。但这种农耕社会的产物,终将被城市化、市场化消解,其影响力也会随之式微。而且传统文化,也还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价值观而今还在么?现实的教养缺失、德行败坏,主要应是旧传统被扫荡、新伦理未建立的结果。

33

天理人欲正解

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早已臭名昭著,广遭唾弃嘲讽。如果看看朱熹对天理与人欲的区分,这些耻笑声或许就不会那么响亮了。

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34

修身养性应犹在

修身养性,过去是读书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众多现代精英,或已全无这个概念,或者将其看成一个迂腐的笑话……自我没有了人品人格的要求,唯剩下物欲肉欲的享受,就只能朝猪的方向迅跑。

35

因果报应说法多

佛门谚云: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红楼梦》: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善恶到头终有报。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些观念,能够让人对天道有所敬畏,相信行善作恶都有报应。这些说法,而今似乎书中尚多,心底阙如。缺乏信仰的众生,如果失去了敬畏心、观念约束,难免后果严重。

36

国民性的成因

有人说批判国民劣根性,就如责备自己,要往深处责备,才能揭示并剪除劣根。也有人问:如果不断追问下去,将滋养国民性的树根揪出来,会不会是一件十分惊悚的事情?

在微信群聊中,俺就劣根性的成因多次说明:主要原因不在传统文化,而是大一统的秦制。

37

中国人的优点

传统的人情社会,确有不少弊端:过于看重人情人脉关系网,遇事先要找人求人,由此助长了寻租行贿通行、法治意识淡薄……

国人的毛病不少,优点也很突出。华人与生俱来的特性,包括聪明、勤奋、刻苦、有责任心……不可能是什么劣等民族。

每个民族每个人,一样都有多面性。人性的复杂还在于:再坏的人也有良心发现的时候,再柔弱的人都有刚强的那一刻。

38

辫子情结管窥

满清统治时期,让汉族男人全都拖了根硕大的辫子,变成了世界级怪物。

辛亥以后剪辫子,在民间却是阻力不小,甚至引发过血案……而今,这辫子是不是真的剪干净了?似乎,有些人头上的辫子没了,心底那根辫子,依旧是光荣是骄傲,还要不时亮出来显摆一番。

39

禁吃狗肉小议

欧美不吃狗肉,绿教不吃猪肉,都能说出很多道理。国人支持爱狗者极多,拥护爱猪者绝无。

俺曾诘问反对吃狗肉的人士:你自己不吃没问题,但强行干预别人吃,就是问题了——如果别人不让你吃猪肉,你该怎么办?

因为欧美具有强势文化,于是大事小事,一切皆以欧美为榜样,这样就等于正确、代表文明么?

40

阿富汗变局

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就是建立政治游戏规则,制止和减少血腥的暴力、野蛮的杀戮……但塔利班凭武力卷土重来、迅速重占了阿富汗。这对今日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

大国博弈的戏码?

野蛮战胜了文明?

民情决定了历史?

41

生存与自游

有人说生存是最重要的,自油民主都要让路。

老庄评曰: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N个层次,如果只知道生存,也就等于:(1)只能看见最低等的生理、或曰动物需求层次,不懂一个文明人应有的追求;(2)生存追求与高层次追求,不存在只能二选一的矛盾,只要不是处于丛林社会或战争状态,就不能拿生存需求阻碍人们追求美好生活;(3)走进了官方定义主题为“和平与发展”的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丛林时代,还能不能算个正常人、文明人?

42

人性与规则

有作家说:追求想要的幸福生活,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只靠道德说教和个人良知是不够的,还必须努力改善所处社会的制度环境,让人类每个成员都能生活在一种暴力和痛苦正在不断减少的文明秩序中。

老庄留言:这种说法并不错。只是过于强调制度,或将弱化人性的重要性。在相同的环境中,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托克维尔认为美国的成功,首要原因就是“民情”。建立规则当然重要,而道德重建,也是当下国人亟需、难度极大的事情。

43

偏执出愤怒

近来举抱李剑的学生,以前街头殴打老人的副教授,应当都是真实的义愤填膺、火冒三丈。

这类只因观点不同,就能动怒发飙的人,当属不会倾听、不懂宽容的偏执型性格。这些人往往缺乏起码的常识逻辑,智商低而自信心满满、价值观极端,只能是乌合之众的一分子。

可以相信:愚蠢是一种病。

44

意外改变历史

1989年,东柏林的一次记者会上,东德官员沙博夫斯基出于口误,提早宣布了开放边界,意外导致柏林墙在人潮冲击中倒塌,因而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

显然,这次口误只是一个诱因,不过是引发了早已积蓄、终将奔涌而出的洪流。或者,人潮奔往的方向,就是文明之所在。

45

大师与原创思想

中国现代的一些大师,包括陈寅恪、钱钟书……确实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口碑极好,令人肃然起敬。

只是,俺也一直有点疑惑:大师们是不是被捧得太高了?他们究竟有什么原创思想或治学方法,对后人有哪些启发性、影响力?

46

读书与独立思考

我曾多次和晚辈聊过:读书是求知的一条捷径,最有效率且不可缺少。一本好书,往往是一个不凡的人物,汇集毕生的经历见闻、所学所思,总结出来的精华,是智慧与经验的宝藏。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思考。

叔本华认为:博览群书不是为了炫耀学识,也不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思维方式,而要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独立思考。他写出《论独思》一文,论述了单纯阅读和独立思考、普通学者和思想家的本质区别。

朱光潜曾说: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维特根斯坦被称为现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却是工科出身,好像连哲学史都没看过。缺少独立思考,即使读再多的书,当了教授,也不过是一只书橱。

47

?先有鸡与先有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长期被当作一个无解难题的典型。我很早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是先有鸡而后有蛋。因为:

鸡生出的第一枚蛋,可以是生产方式的突变——进化。

而没有来历的蛋,突然浮出一只鸡来,则只能是——神话。

48

站着说话不腰疼

坐着躺着岂不是更舒服、更不腰疼,干嘛非要站着?这种话大概只能出自农耕时代的田间:弯腰在田间的劳动者,对溜达在田边指手画脚的人,发自口中或心底的怨怼。缺少阅历,有些事就拎不清。

49

误说也能变成真

有些误解误说,最后也能成真。从小听说“射”与“矮”是搞反了,可惜一直没有查证。但是:

“熊猫”显然不是猫,而是熊。熊猫之名其实源于误读。记得很早前,大概从参考消息上看到:抗战时期在成都的一次博览会上,这种珍稀动物的标识牌写着“猫熊”。中文过去是从右往左念,但西方记者搞“错”了方向,猫熊就此变成了“熊猫”。

飞虎队的战机,起初画的是鲨鱼头像。昆明人民以为是老虎,有记者称之为“飞老虎”,英文翻译成“Flying Tigers”。陈纳德及其同僚觉得不错,在设计军标时就以此为图案。再翻回中文,就成了“飞虎”。

50

太多事情不可说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佛云: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维特根斯坦:凡可说的,皆无意义。凡有意义的,皆不得不以荒唐的语言传递其意义。

优秀作品,未经《爱登美文》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赞助推荐

#第三方统计代码(模版变量)